疫情扰动难撼“稳增长”,政治局会议重磅定调经济工作发力重点
据新华社消息,疫情议重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扰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难撼对疫情防控、政治作平台经济、局会济工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磅定宏观政策、调经点资本市场等热点问题逐一回应,力重消除了诸多市场疑虑,稳增长释放了正面积极的疫情议重信号。
此次会议释放一系列重磅信号。扰动在宏观政策方面,难撼会议要求“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政治作会议提出“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在平台经济方面,局会济工会议强调“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在资本市场方面,会议强调“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等。
当前,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反复多发,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尽管3月全国多地疫情反复导致的封控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但一季度经济总体仍运行在合理区间。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认为,国内外形势的研判比去年底更谨慎,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此次会议明确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大要求,强调在坚持动态清零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着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用好政策工具。以政策稳经济,以制度防风险。政策“稳”的要求再次明确,对稳定市场信心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急需稳增长政策护航。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谈及货币政策,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会议的重点,一是提出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二是提出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目前)货币政策工具已经非常丰富了。但是考虑到未来整个经济压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货币政策还是有必要做一些提前的安排和准备,包括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明明认为。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在“稳”字上下功夫,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货币政策持续加码,传递稳增长信号。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两项减碳工具加速落地,加快1000亿元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人民银行靠前发力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截至4月中旬已上缴6000亿元,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6000亿元,与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基本相当,全年将总计上缴11000多亿元结存利润;4月28日,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撬动社会资金促进科技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季度发放,按照支持范围内且期限6个月及以上科技企业贷款本金的60%提供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支持。自2022年4月1日起,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向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发放贷款后,于次季度第一个月向人民银行申请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对于符合条件的贷款,人民银行提供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支持。
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国内采取总量与结构工具配合,确保总量政策平稳增长,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提升政策精准质效,再贷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结构工具:一方面可以发挥其定向直达的政策优势,加大对特定行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央行采取“先贷后借”的方式,并可以产生一定杠杆效应,通过定向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有助于缓解这些企业融资压力,加快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稳就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说,可以跟2020年做一个对比,比如像抗疫再贷款,缓解对中小微企业纾困的政策工具,都可以进一步考虑。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一步的降息降准也是可以选择的政策工具。”明明称。
支持平台经济发展政策酝酿出台
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政策将进一步明确,这一重要信息也给境内外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会议在风险治理方面出现积极信号。会议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平台经济在我国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提升,不能单纯的排除和限制平台经济发挥作用,需要平台经济协调健康长期发展,尤其要在“发展”与“监管”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一味野蛮生长或是一味监管规范,恐怕都不是经济社会合意的选项。
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此前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近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23条举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中也提及,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在推动平台企业网络金融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平台企业金融服务的积极作用。
“稳地产”政策信号明确
3月以来,中央积极释放“稳地产”政策信号。金融委此前召开专题会议,在关于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上,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
此次会议强调,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与此前多场会议内容相比,此次会议新添“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信号。
植信投资研究院预计,下一个阶段,有条件的城市将适当放松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标准,这对房企开发商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利好政策。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在房企资金来源的结构中,定金及预收款占开发资金占比为32%。回顾历史,在2012年、2015年房地产销售困难、房企资金相对偏紧的时期,相关部门也酌情、阶段性放松过商品房预售监管政策的门槛,2021年底,成都、广州等地区也宣布过小范围、小比例松动房企可动用的预售资金比例。因此,总体来看,住房金融环境正在逐步释放积极信号,以求平稳化解房企债务风险,有助于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多城“因城施策”,多手段放松房地产,助推楼市回暖。据不完全统计,为提振楼市信心,年内已有60多个城市发布房地产相关政策,主要涉及针对性放松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降低房贷利率、取消限售、为房企提供资金支持等,整体政策放松力度加大、速度加快。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唐晓琳认为,展望二季度,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下预计地产政策将持续加码。鉴于一季度一线城市已现企稳迹象,预期二季度在政策的持续引导下将有更多的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所好转。
- ·中国银行业协会: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67% 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 ·报告:到2025年我国新兴产业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2成
- ·300克拉、价值188万美元钻石项链在第五届进博会全球首发
- ·中信建投:市场逐步筑底回升,逢低布局
- ·知名对冲基金经理称已看透美联储——鲍威尔最终得向通胀“投降”
- ·对B站卖货的幻想,可以先缓缓
- ·美股迎接“噪声交易期”!新一波回购潮来袭,大盘能否借势登高?
- ·颜宁回国,深圳坪山生物医药更火了!VC/PE也在竞相涌入
- ·八部门印发五城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 明确畅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渠道
- ·【育儿问答】5个月宝宝吃什么可以补钙补锌?
- ·美呗黄向平:监管政策落地 有利于改变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 ·市场情绪升温 机构看好A股中长期机遇
- ·应急管理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
- ·2023年度专项债提前批额度有望下发
- ·大变局下如何低碳转型?中石油、道达尔能源、bp等油气巨头这么说
- ·突发!韩国一列火车脱轨!乌克兰首都或断电断水!关键数据下周发布,美联储加息终点在何方?
- ·央行: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
- ·积极推进广告业务,苹果打造新的电视直播广告网络
- ·蔡嵩松接管的两只迷你基,如今都怎么样了?一只规模飙升百倍,重仓信创或起死回生
- ·资产接管人6.37亿美元出售恒大资产
- ·新能源汽车超快充时代来临 充电慢充电难有望迎转机
- ·方正证券:大盘在3050点—3100点间震荡运行 外在改善内在共振
- ·超级游资方新侠与作手新一合买1.7亿,钒钛股份成色如何?
- ·不要在银行股费劲了 刘煜辉谈“制造为王,安全至上”定位的投资“六根支柱”
- ·腾讯游戏人士:公司已与暴雪接触至少一年,但接手可能性不大
- ·三季度亏194亿元?92岁巴菲特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