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加持 我国万元GDP碳排放连降五年
来源:北京商报
我国迈入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黑科技关键时期。10月27日,加持降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万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1年,碳排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放连有专家表示,黑科技这离不开碳达峰碳中和“1+N”体系的加持降年支持,也离不开减排“黑科技”的国万应用。
65%与50.8%
《报告》显示,碳排2021年以来,放连我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黑科技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持降年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国万取得显著成效。碳排
经初步核算,放连202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此前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连续下降,其中2019年底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
2020年,我国提出新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在203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5%以上。2021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已累计下降50.8%。
此外,《报告》还显示,2021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风电、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35亿千瓦,单位GDP煤炭消耗显著降低,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30年实现“双增长”。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显示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集约化程度的大幅度提升,也显示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投入的依赖降低。
“我国经济发展的绿色底色和科技成色更足了,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杨海平说。
政策、举措压茬出炉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持续下降离不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支撑。“1+N”政策体系中的“1”就是出台一个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指导性文件,“N”就是针对不同的领域出台一系列指导性的政策和方案。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以及多项分行业、分领域的方案。我国还制定了中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并编制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今年,我国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统筹谋划我国到2035年的适应气侯变化工作。生态环境部将指导地方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积极拓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面,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李高表示,总的来看,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碳市场已经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制度,打通了各关键流程环节,初步发挥了碳价发现机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预期目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一周年,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6亿吨,累计成交额85.8亿元。
“1+N政策体系的内容,既有总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也有分领域细化方案和具体措施,将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压降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向前。”杨海平认为,从能源供给侧看,将按照先立后破原则,逐步推进以新能源为主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从能源需求侧看,将逐步推进新能源的使用、低碳工艺的使用。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有序地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李高说。
“黑科技”频助攻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减碳减排成效显著,这还有赖于“黑科技”的广泛应用。
今年5月16日,由华中科技大学相关团队参与的“以空气为载体基于余热蒸发浓缩高盐废水及零排放技术”项目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11位行业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项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作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关键,如何发挥好燃煤电厂的调峰保障作用,同时兼顾煤炭低碳清洁化利用,是一项重要课题。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军营估算,全国电厂如能广泛采取该技术,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4150万吨。
“黑科技”同样运用于建筑行业。位于杭州市拱墅区东新街道的三塘安置房项目凭借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以及一系列“黑科技”,获评成为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是浙江省首个全钢结构装配式安置房项目。
“我们做了一个测算,与传统的混凝土现浇及PC体系项目相比,我们能减少碳排放约300吨。”项目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是因为钢材生产能耗要比混凝土小得多,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广泛运用,让房屋的建造能耗和保温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科技创新能推动高能耗、高碳排、低效率的城市体系向新科技、新能源、新工业、新交通、新建筑的低碳社会形态演变。
“双碳是经济发展模式、政府治理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涉及领域、行业众多,需要有健全有效的综合机制来协调推动。”吴琦说。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袁泽睿
- ·高端基因测序仪及耗材本土化生产能否加速基因检测商业化落地?
- ·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14.93亿元 同比下降23.62%
- ·国债期货小幅上涨 十年期主力合约涨0.22%
- ·长沙A类人才数量跟着A股走?市值500亿元董事长从2增至5,官方称细则在制定
- ·2025年前,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力争累计推广突破1万辆
- ·张文宏谈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存在输入性风险,应对此早做准备
- ·会员涨价救不了奈飞,能救得了国内视频网站吗?
- ·高盛首次推出以比特币为抵押的借贷服务 并表示对NFT有兴趣
- ·破解“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等转型难题 为中小企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 ·日本失联观光船在水下100米处被发现 失踪者或在船内
- ·工业大市稳“双链”:苏州推“苏链通”平台促区域供需对接
- ·强势反攻反转!在岸人民币反弹逾400点
- ·中国铜厂与国际矿商长协谈判 着力提升产业议价优势
- ·市场监管总局:比亚迪召回9663辆唐DM电动汽车
- ·股民很伤心!马斯克又出售440万股特斯拉股票 承诺“这次卖完收手”
- ·华夏基金:政策底和市场底共振 指数加速脱离底部
- ·机构:苹果MR设备或推迟至2023年Q2之后发布 2023年出货量50万-60万台
- ·上海公安机关向全市90余个方舱医院派驻了3400余名民警
- ·重磅!股市、楼市、平台经济、疫情防控……火速解读政治局会议十大关键政策信号
- ·港股怎么啦?科技指数大幅拉升背后
- ·第三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020万台 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出货量环比提升
- ·江西:特困行业二季度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
- ·曼钦再度抨击拜登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提议“荒谬” 称应加大氢能投入
- ·网易上诉请求侵权《梦幻西游》厂商赔偿额从55万元提升至200万,被驳回
- ·协合新能源11月21日斥资605.15万港元回购931万股
- ·Meta净利降21%,元宇宙业务进度或延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