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世界经济面临“十年滞胀”?
参考消息网4月25日报道 据德国《商报》网站4月18日报道,十年滞胀世界经济面临的德媒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世界先是经济新冠疫情带来冲击,随后俄乌战争和能源价格飙升又给经济造成压力。面临二者都阻碍了经济增长,十年滞胀但有一点不同:新冠疫情期间,德媒物价呈下滑趋势;而目前通胀却达到了多年来的世界最高水平。
这样一来,经济滞胀也回归了。面临人们害怕滞胀,十年滞胀因为在应对滞胀时,德媒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世界目标会发生冲突: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会加剧通胀;遏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则会给经济造成压力。
报道说,经济德国已处在滞胀过程中:德国3月的面临经济增速几乎为零,通胀率却达到7.3%,这是40年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央行最新公布的会议纪要也提到,这是一次“滞胀冲击”。
关键问题在于:滞胀是否会持续?如果是,它会持续多久?
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教授努里尔·鲁比尼表示:“滞胀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有些经济学家预言,滞胀可能延续十年。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有多高?
战争或将中止全球化
大规模切断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本身并不费劲,但这么做可能连带着阻碍其他新兴国家与世界市场融合。
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和奥地利经济研究所计算,如果一些新兴国家脱离国际贸易体系,那么双方的经济增长都会受到严重阻碍。
西方价值共同体的经济总量将每年减少1.3%,也就是7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国际分工的优势也将消失,进而导致许多商品的制造成本上升,价格上涨。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贸易经济学家文森特·施塔默认为,要弥补这种滞胀状况造成的损失,或将耗费十多年时间。
世界贸易组织也警告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并将其对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的增长预期下调了近一半。
反对论据:目前还没有大规模脱钩的迹象,尽管乌克兰战争爆发,但新兴国家的出口仍在增长。虽然一些国家的政府数年来致力于将价值链中尽可能多的环节迁回本国,但新兴国家依旧非常依赖国际贸易。
人口转型阻碍经济增长并推高通胀
几乎整个西方世界都面临人口转型问题,德国受到的影响尤其大。自2025年起,德国劳动人口将逐渐减少。由于生产率多年来仅缓慢上升,技术进步也无法弥补劳动人口损失。这清晰地反映在生产潜力的未来发展趋势中。生产潜力指的是,在正常条件下凭借现有劳动力和机器可以创造的经济总量。
劳动力减少也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胀。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主任蒂莫·沃尔默斯豪泽就表示:“这是长期滞胀环境的基础。”他认为这一风险很高。
劳动力越少,围绕他们的竞争就越激烈:支付给他们的薪水上涨,进而推高通胀。与此同时,退休人员的支出也会变多,这也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
反对论据:围绕老龄化是不是推高通胀的因素,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此外,可以采取措施(例如吸引移民)遏制劳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可能已开始
目前的高通胀率已促使人们呼吁涨工资。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警告说,这可能会加剧滞胀。如果公司因工资上涨导致成本上升而提价,反过来又会导致民众要求涨工资。这就催生了无法控制的工资-价格螺旋上涨现象。
萨默斯和哈佛大学学者亚历克斯·多马什最近证实,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工资压力与失业率为2%时一样大,而目前的失业率接近4%。
欧洲央行在最新公布的会议纪要中表示,“持续高企且高于预期的通胀”正在加剧人们对工资-价格螺旋上涨的担忧。其效应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会加速。
与此同时,持续的通胀损害了价格的信号效应。如果公司和消费者不知道未来几个月里一件商品的大致成本,那将阻碍人们采取有效行动,进而抑制经济增长。
反对论据:迄今为止,德国工会对工人要求涨工资的态度一直很谨慎。经济研究人员预计,未来两年工资增长甚至无法弥补通货膨胀。
保护气候可能损害经济增长
拯救气候需要直接提高价格,特别是通过碳定价的方式。此外,乌克兰战争对能源价格造成的冲击将对通胀产生普遍影响。
与此同时,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将降低能源价格。
可以预见的是,保护气候可能损害经济增长。如果要实现气候目标,就必须购置大量气候友好型机器、房屋和汽车——在许多情况下,那些尚未达到使用寿命的机器将不得不被更换。
根据德国各大经济研究所所做的联合经济预测,如果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仅通过这些替代投资来实现气候目标,那么2030年的经济产出将比2021年减少足足15%。
反对论据:如果技术进步幅度大到足以节省大量能源,那么保护气候就不会导致经济萎缩。节能技术进步的历史速度为每年2.7%。它必须升至5.6%,这样才能在不降低经济增速的前提下实现2030年的气候目标,同时抑制通货膨胀。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恰恰带来了希望:由于当时爆发石油危机,节能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
- ·REITs融资开闸、争相纳入保租房体系,房企长租公寓如何重整旗鼓?
- ·农业农村部组织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与河南滞销蔬菜产地对接
- ·石家庄栾城区、桥西区、高新区调整风险区域
- ·外资机构加速入局国内公募市场
- ·专家: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
- ·长期养老资金将入场 债市稳定性有望增强
- ·对赌失败后天域生态选择溢价离场,丰元股份看上这家电解液公司什么?
- ·太猛了!多只个券拉到临停,地产金融联袂反攻,万科封板,招行、茅台也大涨…发生了什么?
- ·教育部就《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 ·李大霄:第三支箭终于将小牛射醒了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 ·董事会逼退“失信”实控人 海南椰岛换帅能迎新生吗?
- ·93只债券型私募获济安金信一星评级,乐瑞、茂典资产多只产品垫底
- ·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降薪:管理层带头领一半,其他员工打7折!发生了什么?
- ·离全球制造业中心,墨西哥还有多远?
- ·德国废弃机场变身牧场受欢迎
- ·地铁车厢内有儿童被液体灼伤 广州警方:已将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