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重回货架还需下足“功夫”
原标题: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重回货架还需下足“功夫”
康师傅一款老坛酸菜方便面的功夫外包装。□ 戴先任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康师“土坑酸菜”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强的傅老视觉冲击,关联企业康师傅、坛酸统一等连夜致歉,菜面康师傅股价大跌,货架还需老坛酸菜方便面也纷纷下架,下足康师傅、功夫统一等关联企业的康师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然而,傅老时隔仅一月,坛酸据媒体报道,菜面在云南昆明部分超市,货架还需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下足还有官方文件“背书”。功夫不仅如此,康师傅官方旗舰店也已重新上架了老坛酸菜牛肉面,在北京多家超市,近日也开始有康师傅老坛酸菜牛肉面在售卖。
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是其受损的品牌形象已经恢复了吗?显然并非如此。“土坑酸菜”事件过去仅仅一月,消费者对“土坑脚踩酸菜”的画面仍记忆犹新,很多消费者对老坛酸菜方便面仍持排斥心理,对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纷纷吐槽。那老坛酸菜方便面这么快就“复出”,凭恃的是什么?
云南昆明部分超市上架的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搬来了“文件救兵”,但从文件内容来看,不过是一份地方行政建议书。这样的地方行政建议书生效范围仅限于本地,如出具行政建议书的嵩明县市场监督局的检查对象仅为康师傅昆明分公司的2家供应商,没有对全国各家供应商生产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查。这样的行政建议书也并非是出具给消费者的,而是出具给检查对象的。
实际上,只要商品无质量问题,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也似乎无可厚非,不应过于敏感。而被曝光的“土坑脚踩酸菜”的湖南企业,也并非康师傅唯一的供应商,如果现在的供应商并没有问题,商品质量没有问题,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更是顺理成章了。
但众所周知,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是一个漫长且不易的过程,但走错一步就可能毁掉口碑形象。在品牌形象严重受损之后仅一个月,老坛酸菜方便面就重回货架,招致了不少消费者的吐槽,正是因为消费者是有记忆的,消费者的心中对老坛酸菜方便面还难以接受。所以,就算有官方文件“背书”,也仍难过消费者的“口碑关”。
消费者的“记恨”,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种倒逼,提高了企业挽回受损品牌形象的成本。不管是消费者的“记恨”,还是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的惩治,都提高了企业的违法违规成本,都能形成一股倒逼企业向善向上的力量,而消费者的“记恨”,更是一种无形的惩治力量。商家只有诚信经营、用心服务、小心呵护品牌形象,才不会“被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
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并非不可,但距离“土坑酸菜”事件时间太短,企业要想让消费者重新认可自己的品牌,就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天真地认为消费者能够迅速接受自己。面对受损的品牌,企业要进行品牌形象重塑,要让消费者看到企业的诚意,要做好全过程品控,比如,加强对老坛酸菜方便面酸菜包生产过程的监管、让生产过程透明化,让消费者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才能慢慢重塑受损的品牌形象,也才能避免“土坑酸菜”问题的一再出现。
就此而言,康师傅这么着急让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选错了时机,或是低估了消费者的“记性”。消费者对此不“买账”,意味着康师傅还要为此承担“土坑酸菜”事件造成的品牌形象受损后果,“土坑酸菜”事件不可能因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而一笔勾销。
另外,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来说,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要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管,尽好自己的监管责任。比如,“土坑酸菜”事件,如果不是媒体曝光,问题可能仍难浮出水面。面对舆论对于当地监管部门是否存在监管责任缺失的质疑,此时,监管部门更要站稳自己的立场,避免“瓜田李下”。
引发广泛关注的负面事件不是那么好“翻篇”的,相关企业既要诚心道歉、弥补消费者的损失,更要真正吸取教训、弥补管理漏洞、加强质量管控、严把质量关,才可能过了消费者的“口碑关”。挽回受损的品牌形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要重回货架,重新让消费者接受自己,还需表现出充分诚意、下足“功夫”。
- ·快讯!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认定俄为“支恐国家”,扎哈罗娃回应
- ·财经TOP10|星巴克野心爆棚:每9小时在华开一家店,《羊了个羊》火了却被指抄袭,苏州一保时捷起火车主身亡
- ·经济参考报:店家随意直播顾客是侵权行为
-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落幕
- ·OPPO Reno9 Pro+实拍照片曝光 双芯人像计算引擎有东西
- ·截至15时,北京东城区共判定密接180人
- ·比亚迪首款元PLUS将登陆印度,全球销量第四的汽车市场内需有多旺盛?
- ·富达投资正在考虑为散户推出比特币交易
- ·360数科获客成本增1.6倍借款人数却大幅缩减 强监管下贷款核销率达6.5%净利半年降26%
- ·780亿港元市值蒸发!国美零售股价大跌21%刷新低 所持中关村股份再被冻结
- ·聚力稳增长 货币政策调控空间足
- ·50亿元保交楼!郑州95个楼盘将使用专项借款(附名单)
- ·10月以来最高涨幅超40% 多只医药基金业绩亮眼
- ·第四批“小巨人”企业 通过审核 专精特新“含金量”提高
- ·美股千点暴跌,原因就是它!那么,A股有必要慌吗?
- ·车用汽柴油已产能过剩,传统炼厂应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