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能源电池布局,贵州规划在2025年实现5000亿产值
到2025年,加速局贵贵州规划实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5000亿元,源电亿产2030年的池布目标则为1万亿元。
11月21日,州规值贵州省工信厅发布的划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中披露了上述目标。
规划称,实现贵州将依托现有企业基础及资源优势,加速局贵重点发展锂电池,源电亿产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池布前沿储备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州规值
贵州计划在2025年形成动力电池产能120 GWh,划年正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600万吨,实现负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80万吨,加速局贵隔膜15亿平,源电亿产电解液及其上游原材料45万吨,池布电池回收规模40万吨以及配套的其他辅材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
到2030年,贵州规划全面建成国际化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并使其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达万亿级。
根据规划,贵阳市、铜仁市和黔南州将承担新能源电池发展的重任。2025年,三地将分别实现1800、1000、1000亿元产值,并在2030年实现翻番。
2021年,贵州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61.7亿元,较2020年增长23.8%。今年1-5月完成工业产值16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3%。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贵阳市已招徕(300750.SZ)、(002594.SZ)两大龙头企业,规划电池产能规模超过100 GWh。
正极材料方面,贵州当前的三元材料体系包括(688005.SH)、(688707.SH)等公司;磷酸铁锂材料体系则有安达科技(830809.SZ)、贵州裕能等企业。
贵州拥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上游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锂、磷、锰等八种矿产。但规划中提及,相较于同样依托矿产资源优势的四川和江西等省份,贵州的产业链尚未成型。
贵州目前仅基本形成锂电正极材料的全产业链条,分别以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为核心,电解液和隔膜环节仍然存在缺失。同时,产业链中各企业间的配套关系也不够紧密,上游材料企业和下游终端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欠缺。
规划提及,贵州省内上游原材料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之间配套率较低,部分企业存在采购和销售两头在外的情况。同时,下游终端缺乏整车企业的带动,无法带动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延伸,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四部门: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
- ·融创董事会议考虑批准2021年业绩发布 旭辉债权人撤回清盘呈请
- ·最低-48.6℃!罕见暴风雪袭击新疆阿勒泰,有牧民失联牛羊受灾,当地回应→
- ·17座权威大奖实力认证 邹维娜团队再发固收新品
- ·八部门印发五城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 明确畅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渠道
- ·近30年来从未如此悬殊:亚股本月把全球股市远远甩在身后
- ·知乎开盘冲高涨超16% Q3业绩超预期
- ·科摩罗前总统桑比被判处终身监禁
- ·计划十四五期间业绩迈向50亿,丰谷酒业有机会吗?
- ·前10个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9%
- ·移卡11月30日斥资188.7万港元回购10.16万股
- ·快讯:恒生指数涨幅扩大至2% 海底捞涨近15%领涨蓝筹
- ·人民币中间价调贬411个基点,机构称短期将维持宽幅震荡趋势
- ·监管频下罚单!两期货公司踩红线:员工将客户有偿转给第三方 居间人管理不合规
- ·合盛硅业被减持!股价跌去64%,罗氏家族财富蒸发超1300亿
- ·因在基金销售中违规,三家银行的厦门分行均被要求责令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