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离职1年才能管理私募产品,大佬奔私能少几位了吗?
原标题:大快人心!大快离职1年才能管理私募产品,人心大佬奔私能少几位了吗?离职理私佬奔
来源:基会笔记
5.20那天,证监会发布新版《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年才能管第23条规定“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离职管理”。募产看似平平,私能少位但可谓平地一声雷!大快
惊雷藏在实施细则中:“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人心”
这意味着,离职理私佬奔明星基金经理从公募离职,年才能管想要发行自己的募产私募产品,从之前的私能少位只需等待3个月,延长到1年。大快相比之下,人心如果是离职理私佬奔跳槽再管公募,静默期只从3个月延长到6个月(2月一份新规)。
总之,离职可以,但就不让你轻易去管私募产品。
从名和利的角度,奔私“赚快钱”的空间小了
公募被看做私募“养蛊”的地方。一名基金经理的成长,通常要5年以上的时间,但成熟之后,往往冷不丁告别而转身私募。留下基民不知去留。
基金经理奔私往往选择两个契机。一是盛名下奔私。此时业绩备受赞誉,奔私后资金慕名而至,关注度立马变现为管理费。如今要求离职1年以后才可管理私募,1年后市场关注度减少,也就减少盛名给他们带来的变现价值。
二曰牛市前奔私,趁大机会快速募资。不要小看一个牛市带给奔私者的收益,如今一个牛市可能就能募集出一个百亿私募。保守点按50亿募集规模算,假如净值在牛市涨了50%,也就是25亿,基金经理提走20%的业绩报酬,扣掉5个点分给渠道,也有3.75亿的收入。而在公募,即使是管理规模超1亿的顶流基金经理,恐怕也没有过亿收入……如今1年静默期的新规,会让这种奔私者错过一波机会,算是对他们抛弃持有人去赚快钱的惩罚。
2016年后,因为全面性牛市转向结构性牛市,加之公募吸金能力暴增,后一类奔私者减少,但对基民的杀伤力没有减弱。如今一个顶流基金经理的离职,背后可能就是500亿、千亿资产相托的基民。杀伤力远大于之前。
偏股型产品基金经理离职率近年下降
(数据来源:Choice,基会笔记,截至2022.4.30,橘色为牛市或结构性牛市年份)早期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时所管理的规模
近年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时所管理的规模
(数据来源:新浪基金、天天基金、基会笔记)能阻止公募行业人才外流吗?
个人认为,对于真正的长跑健将,其实作用有限。资金总会再次发现他们的。比如当前的百亿私募中,仁桥资产夏俊杰(原诺安明星基金经理2016年熊市奔私),因攻守均衡控回撤能力强(年化回报22.20%,最大回撤9.09%,今年收益仅亏损3.73%),奔私5年后规模达到百亿。比如睿璞投资蔡海洪(原易方达明星基金经理,2015年下半年熊市奔私),因为产品业绩好,年化回报22%,也在近两年规模达到百亿。
更遑论那些投资大佬们,他们即使熊市奔私,也是很快份额难求。比如曾在6000点劝赎的“业界良心”、原兴全基金总经理杨东(2018年熊市奔私,一年多后即成百亿私募)。再比如从业15年年化收益达17%的老将董承非,年初奔私,在今年熊市里即募45亿,明年恐怕也上百亿了。
有人说,1年的静默期,要改成5年更好。个人觉得很难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刻意降低明星基金经理的奔私变现价值,会破坏公募的行业活力。没有“利”的诱惑,年轻从业者怎么会去努力成为“顶流”呢?
限薪或限制跳槽,恐怕都难阻止公募人才流失。顶流基金经理数千万/年的收入是有的,年轻的基金经理也有4-5万/月的收入,然而个个都是赚钱高手,不让他们奔私,离职宅家炒股也能财富自由。
所以监管近年来是努力在用组合拳留人,从“节流”,走向“开源”。除了大力鼓励探索股权激励、事业部制。让行业的人才如过江之卿的措施也在增加。都是“108女团”了,天价片酬恐怕也得下来。
一是保证总有可托之人,不用担心地球离了谁不转。4月26日,证监会一份《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一个新角度,要求基金公司“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而另一条,则是保证有人帮你选好基金经理。上述“意见”提到,逐步扭转“重投轻顾”展业倾向,提升投资者“精准画像”能力,着力发挥顾问引导作用。我一直很看好投顾。虽短期他们能力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就像这个行业的筛子。以往,我们找黑马,总是看哪位基金经理的机构持有份额快速上升,因为机构擅长找可塑之才。但这个指标怎么着都是隔纱看人。如果投顾的能力上来,能直接帮基民找到这类黑马,也是好事。
- ·应对变局,如何发力?——来自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观察
- ·高压整治虚拟币乱象
- ·建业地产:预期上半年将会录得约50亿元至60亿元的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
- ·持续干旱少雨上游来水不足,长江口遭遇罕见夏季咸潮
- ·把公权力当谋私工具,70后珠海农商行副行长被“双开”,去年该行营收增速下滑2%…
- ·国家统计局:7月70城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30城上涨,成都领涨
- ·峻和股份终止上交所主板IPO
- ·合肥召开全市房地产问题治理专题会议:必须把房地产项目监管成“良心工程”
- ·票据利率上行指向8月信贷或好转 大行成信贷投放主力
- ·基建“晴雨表”回暖!挖掘机销量14个月首次同比转正
- ·“五福一安”再见!苹果祖传充电头上市13年售价145元,官网售罄
- ·统计局:2022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
- ·新华保险一波三折的“二次腾飞”之路
- ·低端酒代表的老白干,又提价了 高端酒现供需失衡 净利猛增来自土地补偿款
-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A股市场或面临高低切换
- ·国家统计局:7月70城二手住宅销售价格19城环比上涨 成都领涨
- ·汽车发展格局、路径改变 行业激辩电动智能下半场
- ·50基点还是75基点?面对五五开的加息概率 华尔街从未如此迷茫
- ·通告!三亚开通滞留旅客往凤凰机场公交专线
- ·微医再度入选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创新驱动行业升级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25亿元,环比增长0.6%
- ·中国人寿长期深耕、助推社会美育实践 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多元展示公益之路
- ·科大国创:目前ADAS产品正装车测试,车-路-云协同自动驾驶系统正示范建设中
- ·特朗普正全力“找内鬼”?!
- ·银保监首席风险官:鼓励消费金融机构引入外资
- ·香飘飘半年亏1.29亿高管工资却涨18% 直面新式茶饮冲击欲“创新+涨价”突进
-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赵维久:打造一批体现首都科技创新特色的标杆上市公司
- ·参与“跑分”赚返利帮助洗钱 18人被判刑 3人因情节轻微被不起诉
- ·里根号进入台湾以东海域
- ·海南疫情影响几何,店铺如何选址?赴港上市的中国中免这样说
- ·三部门发文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确保2023年实现“开门稳”
- ·中汽协:7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45.5万辆和242万辆
- ·央行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
- ·预警!希瓦风行精选、希瓦风行1号今年以来亏超37% 基金经理洪俊骅曾为房地产研究员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张燕生:跨境电商有望成为外贸增长强大引擎
- ·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交易大幅上升 流动性已接近欧元兑卢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