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努力重振!
原标题:上海,上海努力重振!努力重振
6月1日起将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上海对非居民用户给予3个月应缴水费、努力重振电费、上海天然气费10%的努力重振财政补贴……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上海50条政策措施含金量满满。努力重振
“上海经济发展的上海基本盘没有改变,上海经济长期向好的努力重振态势没有改变。”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上海将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努力重振与广大企业一起努力恢复和重振上海经济。上海
取消复工复产审批
5月29日,努力重振上海市民在街头拍摄地标建筑武康大楼。上海新华社记者 杨有宗 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2021年经济总量达到4.32万亿元。疫情给上海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冲击。
当前,上海各个区域都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315家规上企业已经100%复工,实现了“应复尽复”。但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人员到岗和产能恢复情况不理想,有的企业达产率还不到50%。
“不少员工在小区里出不来,部分零部件供应没有完全恢复,只能优先处理紧急订单。还有一个计划年内投入生产的新建项目,现在仍然没有恢复施工。”一家在上海拥有四个工厂的跨国企业高管表示。
对此,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针对复工复产卡点堵点,上海将从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同时,扩大企业防疫和消杀补贴范围、建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互保机制,支持各行业领域复工复产复市,稳步提高企业达产率。
靶向发力助企纾困
5月25日,上汽生产的乘用车在码头上等待装运出口。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细胞,稳住经济大盘,首先得稳住市场主体。
给市场主体减负,行动方案提出一揽子措施:餐饮、零售等5个特困行业以及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缓缴社会保险费;除减免房租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非居民用户给予3个月应缴水费、电费、天然气费10%的财政补贴,免收3个月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对餐饮、零售等困难行业企业给予一次性稳岗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上海将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减轻包括用工、用能、房租、社保、税费等在内的各类成本。”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表示,初步测算,上海此轮行动方案叠加上一轮纾困政策,预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3000亿元以上。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说:“我们看到,这次出台的50条措施一是覆盖面较广,既有企业又有居民,既有生产端又有消费端。二是含真金白银,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让企业能够感受到政策温度。”
抓经济发展和抓疫情防控同等重要
“上海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出台50条措施很不容易,这表明了一种态度:抓经济发展和抓疫情防控同等重要。打赢疫情防控是上半场,恢复和重振经济是下半场。”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说。
全方位激发经济活力,上海将多管齐下:稳外资,建立重点外资企业复工复产专员服务机制,启用重大外资项目线上服务系统;促消费,年内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对置换纯电动汽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一次性10000元补贴,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和电商平台发放消费优惠券;扩投资,年内新启动8个以上城中村改造项目,将新型基础设施等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等。
在各项举措中,促消费备受关注。2021年,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8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城市发展,归根到底是交易和贸易,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在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看来,消费能够跨越多个场景,就像是一个“火车头”,把生产、流通、投资、进出口等各个环节牵引起来。“除了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我们还要鼓励大众消费,让更多小店恢复烟火气。”
王思政认为,政策出台之后,下一步要着重抓落实。“时间就是金钱,要早落实、快落实、把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让政策效应最大化。”针对一些基层单位在防疫上层层加码,影响复工复产效果,“要改变考核导向,把基层的理念扭转过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大家把主要精力逐渐放到经济发展上来。”
- ·超7亿资产被查封冻结“瞒而不报” ST星源收罚单 实控人被罚百万
- ·高途三季度净亏收窄超九成,计划回购3000万美元股票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今年深市已有24家公司强制退市 接近过去三年数量总和
- ·六大博客看后市:中字头爆发A股大分化 如何应对
- ·公募基金新品升温态势明显 月内开始发行认购的基金多达132只
- ·世界粮食计划署将向黎巴嫩提供54亿美元粮食援助
- ·数字经济城市百强:北上深杭广稳居一线 中西部弯道超车
- ·“提前还房贷”要排长队,杭州有客户被告知需等四个月
- ·合盛硅业原总经理涉职务侵占 公司将尽最大努力追回损失
- ·中疾控详解居家隔离与居家健康监测区别:后者不限制同住人员活动
- ·罗熹人保寿险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
- ·年内销售收入已破千亿,股价应声上涨近2%,抄底上车时机到了?
- ·华彬红牛1元乐享难以顺利兑换,官方称会积极对接,但无人联系消费者
- ·证监会上市部李明:对退市的评价不在数量 在于是否“应退尽退”
- ·全文|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发言
- ·抖音申请注册“抖音超市”商标
- ·FTX“债务窟窿”有多大?前50大债权人名单出炉:欠款超30亿美元
- ·第一上海:维持上海复旦买入评级 目标价50港元
- ·海关总署: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进口更多优质农食产品 回应国际社会合理关切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董路君:进一步强化保险业国际监管协同 共同完善RCEP规则下的保险健康发展机制建设
- ·金智教育转战创业板IPO:扣非净利润连续下降,曾曝出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 ·汪小菲的麻六记,够赚回电费吗?
- ·95后硕博士流向哪儿?这些二线城市“抢人”风头强劲
- ·甜蜜的负担?俄将对含糖饮料征税
- ·前10月上海财政收入6652.6亿元,同口径同比由降转增
- ·易会满提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中字头股掀涨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