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堂食恢复在即 餐饮企业谨慎乐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佳颖、上海慎乐许秋莲 上海报道
“店里员工基本都离开了,堂食我带着女儿在店里,恢复一边陪她上网课,即餐一边看店。饮企业谨”徐汇区某餐厅店长阿东解释道,上海慎乐餐厅从自4月关店至今,堂食只有中间不到一周的恢复时间经营过外卖,近3个月的即餐时间里员工只能拿到基础工资。店里二十多位员工走得差不多了,饮企业谨“现在还在招工,上海慎乐招的堂食大厨都还没来试菜,具体堂食的恢复经营也要等到员工到位了再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对多家餐饮商家的即餐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少商家表示尚未收到堂食通知,饮企业谨乐观预计会在6月底7月初恢复。
在6月26日召开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赖晓宜宣布,上海市自6月29日起,辖区内无中风险地区且近一周内无社会面疫情的街镇,有序放开餐饮堂食。恢复餐饮堂食的具体区域,由各区政府综合评估疫情防控形势后确定。
“疫情前,租的店铺刚开始装修,因为疫情耽搁到现在,过几天能堂食了就正式开业。”一家正在试营业的店铺工作人员笑着介绍道,店铺所在的商场已经在收集堂食营业的资料了。“我们已经填报了做堂食的申请,而且疫情期间的租金应该也会有减免的。”
开放堂食,是上海餐饮业渴盼的,但能否就此追回那些“被偷走的时间”?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电子商务专业教授崔丽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一方面有赖于消费市场的恢复,另一方面还要奋起直追,根据新的市场状况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定位,争取覆盖更多的客群,把复购率、翻台率做高,尽量弥补损失。
至关重要
实际上,上海餐饮人一直在积极展开自救。
某本帮菜餐厅店主表示,“此前疫情封控期间,外卖配送时间比较久,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太影响口感,员工到岗的也少,无法处理这么多食材,我们只能把原材料和半成品拿出来卖。”
虽然线上做外卖、团购套餐等等,但面对高涨的食材费用、租金人力等运营成本,堂食暂停之下,种种自救都是有限的。6月1日上海市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但仍暂停堂食经营,这意味着人员、备菜等成本的增加,“我们店主营包厢大桌消费,无论是菜品设置还是店铺定位都不适合做外卖。”阿东说。
崔丽丽表示,就中国的饮食文化而言,大多数菜要趁热吃,而且餐饮是重要的社交场合,也就是说餐饮的即时性和氛围感很难通过外卖来传递。因此,堂食不管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餐经营者,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别是对规模比较大的餐饮企业而言,顾客一般不愿意蹲在街边道旁吃喝,堂食才有就餐的氛围,就餐和购买食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餐厅不是食品店。”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对上海来讲,这个季节(盛夏酷暑)堂食是维持餐饮业正常运营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防疫防控的角度,餐饮业作为人员聚集的行业,开放堂食之后将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为此,上海市商务委指导行业协会发布《本市餐饮服务业复商复市疫情防控指引》(第三版)(下简称《指引》)要求,在控制就餐人流方面明确,扩大餐桌间距,大中型餐厅(经营面积150平方米以上)大堂按70%比例设置餐位,餐桌之间必须保持一米以上间距。小型餐饮餐厅(经营面积150平方米以下)按最大承载量的50%比例控制就餐人数,大小型餐厅中方(长)型餐桌实行隔位、错位入座,标准圆桌均实行隔位入座。
尚需时日
堂食即将开放,上海餐饮人在积极准备的同时,也有商家不无忧虑,“恢复堂食后,要恢复至疫情前的客流,可能两三个月的时间。”
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1-5月,上海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47.5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7%。分行业看,1-5月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643.1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4.39亿元,下降32.2%。
分商品类别看,1-5月吃、穿、用、烧的商品零售额分别为1427.81亿元、1461.77亿元、3012.22亿元和145.75亿元,分别下降10.7%、17.8%、21.7%和30.4%,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6%、24.2%、49.8%和2.4%。
“即便恢复了堂食,估计很难短时间恢复到疫情前的客流和营收。”阿东也持相同看法,目前,餐厅品牌旗下已在营业的小吃店和面店的经营流水只有疫情前的1/4-1/3。
此外,在用餐时长方面,《指引》指出,倡导餐饮新风尚,按照《上海市公筷公勺和分餐制服务规范》提供堂食餐饮服务,鼓励实行餐饮桌长制,就餐时间一般掌握在1.5个小时左右。对于这一要求,不少商家有不同看法。“时间到了,我们也不能赶客人。而且中式用餐,会有强烈的聚会性质和社交需求,这一时长规定在实行中会有困难。”上述本帮菜餐厅店主指出。
对此,崔丽丽建议,企业应该随市场而动,顺应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餐饮业不仅要通过即时外送平台触达消费者,而且还需要针对外送需求和环境开发适应性的产品。
“上海疫后迎来报复性消费高潮的可能性较小。”曾刚称,餐饮消费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短期内还较为困难。但他认为,应在危中寻机,创新餐饮商业模式,不仅能降低疫情造成的损失,而且还可能实现新的大发展。现在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发展的好时机,应探索运营管理新模式,向国外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布局连锁餐饮门店。同时,应着力改变国内连锁餐饮企业重规模与垄断、轻技术与文化的倾向。对于中国年轻一代来说,吃饭不仅仅只为了吃饱,也同样希望分享餐饮企业的特有文化与服务。
- ·储能板块掀涨停潮!宁德时代也在加码,什么信号?
- ·全国生猪价格连续3周回升 养殖亏损有所缓解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动能源业与运输业合作共赢
- ·领衔行业标准升级,华帝参编两大烟机标准,赋能“三好厨电”
- ·央行:10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09万亿元 同比增长13.9%
- ·每年900名博后,补贴30万元/年!江苏面向全球发布卓越博士后计划
- ·上海国资国企推动1078家商超恢复营业 累计供应核酸抗原检测试剂2.34亿人份
- ·王石的深石收购拟SPAC模式上市:收入为零专注绿色环保 多位名人“站台”
- ·徕卡发布新款皮质相机包裹布:纳帕羊皮材质,印有低调徕卡标志
- ·外汇局: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平稳 主要表现有三大特点
- ·中国信保总经理蔡希良履新,调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副书记
- ·继美联储官员之后 加拿大央行亦表态:不排除一次加息75个基点可能
-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委原常委、统战部长泽仁俊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为抑制国内通胀 白宫考虑降进一步对华关税
- ·我们何时能够走出疫情?张文宏提出了一项重要指标
- ·证监会传达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